一、安裝調試:與歐姆龍 TM 機器人的精準適配操作
(一)機械與氣動系統安裝
確認歐姆龍 TM 系列機器人末端法蘭規格(默認 ISO 9409-1 φ50mm,4×M5 螺紋孔),取下 RLSH-TM 夾爪法蘭保護蓋,將夾爪安裝面與機器人末端法蘭對齊,插入 4 顆 M5×10mm 高強度螺絲,使用扭矩扳手按對角線順序緊固,鎖緊扭矩控制在 35-45N?m,確保安裝面完全貼合無間隙。若需更換加長爪指,松開爪指底部 2 顆內六角固定螺絲,取下原爪指后裝入適配型號(如 100mm 加長金屬爪指),重新按標準扭矩鎖緊。
采用 φ4 聚氨酯氣管連接夾爪氣源接口與 CKD 氣源處理單元,氣管長度建議≤3 米以減少氣壓損失。氣源處理單元需提前完成參數設定:過濾精度調至 0.3μm,壓力調節旋鈕逆時針旋轉至最低,接通壓縮空氣后順時針緩慢調節至 0.5MPa(初始基準值),觀察壓力表指針穩定后,打開夾爪氣源開關,檢查氣管接頭處是否存在漏氣現象。帶調速閥型號需將旋鈕旋至中間位置,預留后期速度調節空間。
(二)電氣連接與控制器配置
取出夾爪配套的 24V 直流電纜,紅色線接入歐姆龍 TM 控制器的 “+24V” 端子,黑色線接入 “0V” 端子,黃色信號線接入 “DI1”(夾持指令),藍色信號線接入 “DI2”(松開指令),白色反饋線接入 “DO1”(狀態信號)。接線完成后用扎帶固定電纜,避免運動過程中拉扯。若需接入磁性開關信號,將 T2H 磁性開關的棕色線接 “+24V”,藍色線接 “0V”,黑色信號線接入 “DI3”。
啟動歐姆龍 TMflow 操作系統,進入 “設備配置 - 夾爪管理” 界面,選擇 “CKD RLSH-TM” 驅動模板,點擊 “參數導入” 加載預設配置文件。在 “通信設置” 中確認 EtherCAT 總線速率為 100Mbps,通信周期設為 1ms,點擊 “連接測試”,若示教器顯示 “通信正常” 則完成配置。進入 “手動調試” 界面,分別點擊 “夾持”“松開” 按鈕,觀察夾爪動作與反饋信號是否同步,確保指令響應無延遲。
二、日常操作流程:從開機檢查到作業執行
(一)開機前安全與狀態核查
確認作業區域無障礙物,機器人處于 “手動模式”,按下夾爪氣源處理單元的排水閥排出冷凝水,觀察氣壓表讀數穩定在 0.3-0.7MPa 范圍內。檢查 360° 環形 LED 指示燈狀態,通電后指示燈應呈黃色常亮(待機狀態),若出現紅色閃爍需排查電源接線。手動推動爪指確認活動順暢,無卡滯或異常聲響,爪指夾持面防滑紋理無磨損。
根據工件特性設定基礎參數:抓取塑料件時,順時針調節氣源處理單元壓力閥至 0.3MPa(對應 30-50N 夾持力);抓取金屬件時調節至 0.7MPa(對應 80-120N 夾持力)。旋轉夾爪調速閥旋鈕調節開合速度,順時針旋轉減小速度(最低 50mm/s),逆時針旋轉增大速度(最高 300mm/s),建議首次調試采用中等速度(150mm/s)。
(二)作業模式操作
在歐姆龍 TM 示教器 “手動控制” 界面,通過 “點動” 功能控制機器人移動至工件上方 100mm 處,點擊 “夾爪閉合” 按鈕,觀察 LED 指示燈由黃色變為綠色(夾持狀態),用拉力計檢測實際夾持力與設定值是否一致。若夾持力不足,緩慢增大氣源壓力直至達標;若工件出現輕微變形,需降低壓力并更換適配爪指(如加裝橡膠緩沖墊)。
在 TMflow 軟件中編寫作業程序:添加 “夾爪松開” 指令使爪指張開至最大行程,控制機器人移動至抓取位,執行 “夾爪閉合” 指令并延時 0.5s(確保夾持穩固),通過 “狀態檢測” 指令確認反饋信號為 “夾持到位” 后,執行搬運動作。程序編寫完成后切換至 “自動模式”,按下啟動按鈕,全程觀察 LED 指示燈狀態 —— 正常運行時綠燈常亮,異常時紅燈常亮并觸發機器人安全停止。
三、參數調節:適配不同工況的精細操作
(一)夾持力與速度優化
針對易損工件(如玻璃鏡片),采用 “低壓漸進法”:從 0.25MPa 開始,每次增加 0.05MPa 并測試夾持穩定性,直至工件無滑移且表面無壓痕。針對重型工件(如 5kg 金屬塊),需結合機器人負載余量調節,確保夾爪夾持力≥工件重量的 1.5 倍,同時氣壓不超過 0.7MPa 上限。
在高速搬運場景中,將爪指開合速度調至 250-300mm/s,配合機器人運動軌跡優化減少周期時間;在精密裝配場景中,降至 50-100mm/s,避免夾持時對工件產生沖擊。調節時需同步觀察夾爪動作平順性,若出現卡頓需檢查氣管是否彎折或調速閥是否堵塞。
(二)磁性開關與安全參數設置
松開磁性開關固定螺絲,將開關滑塊移至爪指閉合到位時的活塞對應位置,手動閉合爪指,當 LED 指示燈亮起時擰緊固定螺絲;重復操作校準張開到位位置,確保兩種狀態下反饋信號均能準確觸發。校準后在示教器中設置 “夾持超時” 參數為 2s,超過該時間未收到到位信號則自動停機。
進入機器人 “安全設置” 界面,將夾爪 “低氣壓信號” 與機器人 “安全停止” 功能綁定,設定氣壓低于 0.25MPa 時立即觸發一級停止。開啟 “碰撞檢測聯動” 功能,當夾爪受到超過 150N 的外力沖擊時,同步發送停止指令至機器人,避免設備損壞。
四、維護保養:延長壽命的規范操作
(一)周期性維護流程
每日作業前用無塵布蘸工業酒精清潔爪指夾持面,去除油污與碎屑;作業后關閉氣源開關,按下排氣閥釋放缸內余壓,將爪指調節至半開狀態以避免密封件長期受壓變形。每周檢查氣管接頭密封性,噴灑肥皂水觀察是否產生氣泡,若有泄漏需更換快插接頭密封圈。
拆卸爪指與滑軌組件,用專用清潔劑沖洗滑軌,擦干后涂抹鋰基潤滑脂(用量以覆蓋滑軌表面為宜);檢查 FKM 密封件狀態,若出現裂紋或老化需整體更換。更換氣源處理單元濾芯,逆時針擰下過濾杯,取出舊濾芯后裝入新件,復位時確保密封墊貼合緊密無泄漏。
(二)易損件更換操作
卸下夾爪端蓋螺絲,取出氣缸活塞,用鑷子取下舊密封圈(注意區分活塞密封與端蓋密封),在新密封圈表面涂抹薄層潤滑脂,按原位置裝入,確保無扭曲或偏移。裝配完成后通氣測試,連續執行 10 次開合動作,確認缸體無漏氣且動作順暢。
斷開開關電源,松開固定螺絲取下故障開關,將新開關接線按 “棕正藍負黑信號” 對應連接,固定后手動操作爪指,觀察示教器反饋信號是否正常。更換后需重新校準開關位置,確保信號觸發位置與爪指行程完全匹配。
五、故障處理:快速排查與解決方案
(一)常見故障診斷流程
首先檢查氣源壓力,若低于 0.3MPa 需調節氣源處理單元;壓力正常則斷開氣管直接通氣,若夾爪動作恢復則更換氣管或調速閥。電氣方面排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,用萬用表測量信號電壓,若低于 22V 需檢查控制器供電模塊。機械卡滯時拆卸滑軌組件,清除異物并重新涂抹潤滑脂。
先檢查氣壓表讀數,若穩定在設定值則拆解氣缸,檢查活塞密封圈是否磨損;若氣壓波動較大,更換氣源處理單元的調壓閥。爪指打滑時更換帶防滑紋理的專用爪指,或在夾持面粘貼硅膠墊,確保摩擦系數≥0.3。
(二)指示燈異常與應急處理
紅色常亮表示系統故障,依次排查電源、通信與氣壓;紅色閃爍為磁性開關異常,檢查接線或重新校準位置。黃色閃爍提示低氣壓,立即暫停作業并調節氣源壓力至正常范圍。綠色閃爍屬于通信延遲,檢查 EtherCAT 總線連接或重啟控制器。
遇到夾爪卡滯或工件脫落時,立即按下機器人急停按鈕,關閉氣源開關釋放壓力。手動分離爪指與工件時,需使用專用撬棍插入爪指間隙緩慢撬動,避免強行拉扯導致傳動機構損壞。故障排除后執行 “原點回歸” 操作,確認夾爪恢復初始狀態后方可重新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