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支持目錄
最新資訊
伊頓 FAZ - B2/3N 屬于 3 極帶中性極的 B 曲線輔助保護器,額定電流 2A,遵循 UL1077 標準,適配低浪涌電流的三相帶中性線電路,像三相小型照明、精密儀器控制回路等場景都適用,其電纜輸入輸出的注意事項需兼顧 3 極相線與中性極的特殊適配要求,具體如下:
電纜規格適配,匹配 3 極 + 中性極需求
嚴控線徑與材質:該保護器適配 18 - 4 規格電纜,同時適配 1 - 25mm2 的實心導體,輸入輸出電纜線徑和實心導體截面需在此范圍內挑選。線徑過細易過載發熱,過粗則難以與端子緊密連接;材質優先選銅芯電纜,能避免鋁芯電纜長期使用后接觸電阻增大引發的發熱問題。中性極電纜規格要和相線保持一致,確保電流均衡傳導,防止中性極電纜因載流不足損壞。
場景化選特種電纜:若用于商場照明等人員密集且粉塵較多的場景,需選絕緣密封性能好的電纜,避免粉塵影響接頭導電;若在靠近三相電機等強干擾區域,建議選用屏蔽電纜,減少電磁干擾對回路的影響;若在潮濕的地下機房使用,需搭配防潮型電纜,防止中性極與相線間因絕緣層受潮出現漏電。
接線操作規范,區分相線與中性極
精準對接端子:設備有 3 個相線端子和 1 個中性極(N 極)端子,接線時要將三相相線一一對應接入相線端子,中性線單獨接入 N 極端子,嚴禁將相線接入 N 極或中性線接入相線端子。雖支持進線從線路側或負載側接入,但需按標識區分進出線,反向接線會破壞 B 曲線(3 - 5 倍額定電流跳閘)的保護邏輯,導致故障時無法正常跳閘。
保障接線質量:用適配工具按規定力矩緊固端子防丟失螺絲,避免虛接打火。電纜線芯裸露長度控制在 3 - 5mm,防止裸露部分接觸造成短路;接線時勿劃傷絕緣層,且電纜彎曲半徑不小于自身直徑的 5 倍,避免線芯斷裂;切勿拆卸端子附件,以免影響接線穩定性。
安裝敷設合規,做好防護隔離
適配封閉安裝環境:該設備為導軌安裝式,防護等級為 IP20,需安裝在配電柜、控制箱等室內封閉環境。電纜敷設要避開戶外淋雨、暴曬和腐蝕性氣體區域,且遠離加熱元件、大功率變頻器等高溫源,其工作溫度范圍為 - 40 至 75℃,高溫會加速電纜絕緣層老化,進而影響相線與中性極間的絕緣性能。
規范敷設細節:電纜建議穿管或沿橋架敷設,避開柜體鋒利邊角,防止絕緣層被磨損。同時預留 5 - 10cm 冗余長度,避免設備固定后接線處受拉扯力。敷設時需將該回路電纜與高壓電纜分開,間距不小于 10cm,減少高壓對小電流回路的干擾;且相線與中性極電纜需同步敷設,避免因敷設距離差異導致信號干擾。
安全調試與維護,把控使用邊界
嚴守施工安全:接線前必須切斷上級電源,用驗電工具確認無電壓后再操作,且全程佩戴絕緣防護用品。設備適配 480Y/277VAC、50 - 60Hz 電路,嚴禁接入超額定電壓的電路,否則會燒毀電纜和保護器。
細致調試檢測:通電前復核相線與中性極的接線正確性、端子緊固度;通電后接入匹配的三相小功率負載試運行,觀察電纜及接頭處有無發熱、異味等異常。若頻繁跳閘,需排查負載是否過載或短路,不可擅自更換大額定電流的保護器。
明確使用邊界與定期維護:它是輔助保護器,不能替代主回路斷路器,僅適用于電阻性、輕度電感性的低浪涌電流場景,嚴禁接入電機等大沖擊電流設備。日常巡檢要留意電纜接頭有無氧化變色,每 6 個月檢查一次端子緊固度;若發現電纜絕緣層老化開裂,需及時更換,保障電路穩定運行。